清遠陽山白蓮片擴大隧洞排洪量的方案執(zhí)行有效,記者29日下午獲悉,截至發(fā)稿時,湖區(qū)的水面下降速度由過去幾天的1厘米/小時增長為1.5厘米/小時。一天之內湖面下降高度從28日的24厘米變成29日的36厘米,增幅加大近50%。
自26日省防總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到現(xiàn)場督導、參與救災以來,各級迅速行動,各部門通力配合,一大股專業(yè)力量在這集結。3天之內,包括國家防總從北京派來的專家,省軍區(qū)定向爆破專業(yè)人士,水利部門負責設計、施工的行家,省安監(jiān)局對深水礦井有豐富經驗的操盤手,還有水文局一流的專家隊伍,近20名專家共同應付這個“史上難題”。
南方日報記者 鄧圣耀 發(fā)自清遠
災區(qū)一線
災民心態(tài)平和 互助互救
南方日報記者時隔2天再次來到白蓮片“湖區(qū)”時,感覺到水位已下降。下午4時許登上沖鋒舟,穿過充滿枯枝、垃圾和房屋頂的“湖區(qū)”較淺一側,便駛進了一片汪洋。經過40分鐘的航程,沖鋒舟才到達湖的另一端。誰也無法想象,這樣的“大湖”,竟是幾天的降雨“造”出來的。
登陸上岸到達白蓮村—這個被洪水隔離在最深處的村莊,在村口,三張大紅紙組成的告示像紅色的火一樣耀眼。這個署名為陽山縣委、縣政府的告示建議重災區(qū)災民盡快轉移,公示上寫上了服務點、志愿者、如何乘車,還公布了太平鎮(zhèn)黨委副書記丘繼軍的電話,公示最后寫道:“抗洪搶險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縣委縣政府將與大家一起攜手戰(zhàn)勝洪災,救災復產重建幸福家園!”
街上行走的村民大多神色平靜,一些小孩跑跑笑笑,在街的一角,一些村民還興致怡然地打起了撲克牌。打牌的村民有一位年紀比較大,他說時不時也有過這種被水隔離的生活,所以現(xiàn)在大家心態(tài)很平和。
村里的醫(yī)療點反映最近接待的病人有一些增多,但并未發(fā)現(xiàn)有疫情的跡象?!岸际且恍└忻爸惖男〔?,主要是因為大家不能出去看病了,只能來這里?!敝蛋噌t(yī)生說,藥品和醫(yī)藥用品政府已經全力保障了。
走在村里,到處能看到一個“免費碾米”的張貼單,尋訪到張貼者梁少敏的家,才發(fā)現(xiàn)他家本來是開碾米小作坊的,這幾天因為村子被隔離了,村民們急需把家里存的稻谷拿出來碾成米補充食物,因此他決定免費幫村民碾米。
因為來碾米的村民絡繹不絕,這一天,夫婦倆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一共為60多戶人家碾了5000斤稻谷?,F(xiàn)在還沒來得及吃上午飯,碾米機也都沒有油了,但老梁見了我們還樂呵呵的。
“大災之時,災民的互助互救比黃金還重要和珍貴?!庇腥诉@么說。
專家說法
白蓮片“堰塞湖”說法應為“自然湖”
近日,幾乎所有的水利專家均指出,媒體將此“湖”稱為“堰塞湖”不當。專家們表示,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巖流、冰磧物或由地震活動使山體巖石崩塌下來等原因而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此次白蓮片積水完全是由于降雨堆積“憑空”形成的,不可叫“堰塞湖”,而應稱為“自然湖”。
有專家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白蓮片所在地為喀斯特地形,在喀斯特地區(qū),四面環(huán)山,中間平坦,山下成穴,有地下河,貯水豐盈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崆”。在他看來,白蓮片就是因為在一個巨大的崆中,周圍的山都是不透水的石頭,因此形成了湖,這種湖或可叫做“石崆湖”。在學術名稱中,這類湖泊應該叫“巖溶湖”,而“巖溶湖”屬于“自然湖”的其中一種。
探討思路
專家們結合公眾建議,通過科學和專業(yè)的角度進行論證,研判、討論了多種思路,其中三個較有代表性。
1 “將計就計”建水庫?
3000多萬立方米的蓄水量加起來有3個杭州西湖那么大,湖邊全是喀斯特地貌,風景優(yōu)美,何不“將計就計”,把它建成一個水庫?
這種觀點在普通公眾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專家組基本否決了這樣的方案。
專家表示,白蓮片地處巖溶地貌,容易漏水。參照南方地區(qū)修建水庫的要求,降水系數(即雨水到達地表因各種原因流失后保留下來的水量比例)要在0.6以上才適宜建水庫,白蓮片地區(qū)地表水下滲嚴重,建成以后可能無法正常蓄水。除此之外,在此地修建水利,將近5000人需要移民,成本異常巨大。
2 開山劈出一條水路?
現(xiàn)有隧洞排水量小,能否在山之間重新劈出一條水路泄洪?
根據專家組研究資料和實地勘察發(fā)現(xiàn),湖區(qū)內開挖隧洞的最佳位置達到80米,相當于一個25層的高樓,爆破炸開后產生幾百萬立方米的土層無處堆放,同時,炸開水道后難以有效控制流量,流往下游的排水激增將可能導致唯一的救援道路受淹,而下游的七拱河沿線也可能會產生洪水。
3 用最大功率的水泵抽?
一些普通的民眾提出建議,能否用最大功率的水泵抽水加快水的排放?對此專家組也進行了討論。若使用安監(jiān)部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的水泵,一個小時最大抽水量250立方米,24個小時抽水量也僅6000立方米,要抽完這個3000多萬立方米的“湖”,需要5000天,也就是說一個水泵白天黑夜不眠不休抽10多年都抽不完。
經過28日深夜的長時間會商,擴大現(xiàn)有隧洞排洪量的方案被繼續(xù)采用。
救援現(xiàn)場
清遠軍分區(qū)陽山縣人武部官兵一線救災
沖鋒舟成“水上巴士”
南方日報訊
?。ㄓ浾?洪奕宜 通訊員/學成 澤青 志軍 日高 麗平 張杰彬華)連日來,陽山縣人武部官兵駕駛沖鋒舟穿梭在白蓮片的積水“湖”上,成為群眾往返受災地區(qū)的“水上巴士”。
陽山縣人武部部長鄭彪帶領搶險分隊已經在這里忙了三天三夜。他說,“湖”上電線電桿縱橫交錯,水域情況十分復雜。
不過,仍有少數村民駕著自制的小船出行,十分危險。“老鄉(xiāng),要不要坐船出去?”人武部干事歐學勤駕駛沖鋒舟邊走邊對著遇到的村民喊話,得到“不用坐船”的答復后,又駕舟駛近村民,從船上拿下兩件救生衣遞給他們,叮囑對方注意安全。
鄭彪指揮的沖鋒舟剛抵達白蓮村,就看見有村民揮手求助。原來,村民祝伯受災時走得匆忙,現(xiàn)在安定后想回家拿點衣服、米等生活用品。接送完祝伯,在白蓮村三組村口,他們又遇上剛從佛山趕回來的梁女士,她要去距此處約兩公里外的坎頭村接父母和孩子。鄭彪又招呼梁女士上了沖鋒舟,將她送到目的地。
鄭彪介紹,災區(qū)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后,都想回家拿點東西,或到親戚處走動,于是,沖鋒舟就變成了“水上巴士”,為群眾提供交通服務。
據悉,災情發(fā)生以來,陽山縣人武部組織民兵200余人、沖鋒舟15艘投入搶險救災行動,累計轉移群眾千余人,運送物資50多噸。災情穩(wěn)定后,他們的沖鋒舟仍然每天穿梭于“湖”面,保障群眾出行、運送救災物資。
另據了解,白蓮片受災后,武警廣東省總隊迅速派出300余名兵力投入抗洪搶險,并派出衛(wèi)生隊深入一線為災區(qū)群眾看病治病、免費發(fā)放藥品。
自26日省防總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到現(xiàn)場督導、參與救災以來,各級迅速行動,各部門通力配合,一大股專業(yè)力量在這集結。3天之內,包括國家防總從北京派來的專家,省軍區(qū)定向爆破專業(yè)人士,水利部門負責設計、施工的行家,省安監(jiān)局對深水礦井有豐富經驗的操盤手,還有水文局一流的專家隊伍,近20名專家共同應付這個“史上難題”。
南方日報記者 鄧圣耀 發(fā)自清遠
災區(qū)一線
災民心態(tài)平和 互助互救
南方日報記者時隔2天再次來到白蓮片“湖區(qū)”時,感覺到水位已下降。下午4時許登上沖鋒舟,穿過充滿枯枝、垃圾和房屋頂的“湖區(qū)”較淺一側,便駛進了一片汪洋。經過40分鐘的航程,沖鋒舟才到達湖的另一端。誰也無法想象,這樣的“大湖”,竟是幾天的降雨“造”出來的。
登陸上岸到達白蓮村—這個被洪水隔離在最深處的村莊,在村口,三張大紅紙組成的告示像紅色的火一樣耀眼。這個署名為陽山縣委、縣政府的告示建議重災區(qū)災民盡快轉移,公示上寫上了服務點、志愿者、如何乘車,還公布了太平鎮(zhèn)黨委副書記丘繼軍的電話,公示最后寫道:“抗洪搶險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縣委縣政府將與大家一起攜手戰(zhàn)勝洪災,救災復產重建幸福家園!”
街上行走的村民大多神色平靜,一些小孩跑跑笑笑,在街的一角,一些村民還興致怡然地打起了撲克牌。打牌的村民有一位年紀比較大,他說時不時也有過這種被水隔離的生活,所以現(xiàn)在大家心態(tài)很平和。
村里的醫(yī)療點反映最近接待的病人有一些增多,但并未發(fā)現(xiàn)有疫情的跡象?!岸际且恍└忻爸惖男〔?,主要是因為大家不能出去看病了,只能來這里?!敝蛋噌t(yī)生說,藥品和醫(yī)藥用品政府已經全力保障了。
走在村里,到處能看到一個“免費碾米”的張貼單,尋訪到張貼者梁少敏的家,才發(fā)現(xiàn)他家本來是開碾米小作坊的,這幾天因為村子被隔離了,村民們急需把家里存的稻谷拿出來碾成米補充食物,因此他決定免費幫村民碾米。
因為來碾米的村民絡繹不絕,這一天,夫婦倆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一共為60多戶人家碾了5000斤稻谷?,F(xiàn)在還沒來得及吃上午飯,碾米機也都沒有油了,但老梁見了我們還樂呵呵的。
“大災之時,災民的互助互救比黃金還重要和珍貴?!庇腥诉@么說。
專家說法
白蓮片“堰塞湖”說法應為“自然湖”
近日,幾乎所有的水利專家均指出,媒體將此“湖”稱為“堰塞湖”不當。專家們表示,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巖流、冰磧物或由地震活動使山體巖石崩塌下來等原因而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此次白蓮片積水完全是由于降雨堆積“憑空”形成的,不可叫“堰塞湖”,而應稱為“自然湖”。
有專家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白蓮片所在地為喀斯特地形,在喀斯特地區(qū),四面環(huán)山,中間平坦,山下成穴,有地下河,貯水豐盈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崆”。在他看來,白蓮片就是因為在一個巨大的崆中,周圍的山都是不透水的石頭,因此形成了湖,這種湖或可叫做“石崆湖”。在學術名稱中,這類湖泊應該叫“巖溶湖”,而“巖溶湖”屬于“自然湖”的其中一種。
探討思路
專家們結合公眾建議,通過科學和專業(yè)的角度進行論證,研判、討論了多種思路,其中三個較有代表性。
1 “將計就計”建水庫?
3000多萬立方米的蓄水量加起來有3個杭州西湖那么大,湖邊全是喀斯特地貌,風景優(yōu)美,何不“將計就計”,把它建成一個水庫?
這種觀點在普通公眾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專家組基本否決了這樣的方案。
專家表示,白蓮片地處巖溶地貌,容易漏水。參照南方地區(qū)修建水庫的要求,降水系數(即雨水到達地表因各種原因流失后保留下來的水量比例)要在0.6以上才適宜建水庫,白蓮片地區(qū)地表水下滲嚴重,建成以后可能無法正常蓄水。除此之外,在此地修建水利,將近5000人需要移民,成本異常巨大。
2 開山劈出一條水路?
現(xiàn)有隧洞排水量小,能否在山之間重新劈出一條水路泄洪?
根據專家組研究資料和實地勘察發(fā)現(xiàn),湖區(qū)內開挖隧洞的最佳位置達到80米,相當于一個25層的高樓,爆破炸開后產生幾百萬立方米的土層無處堆放,同時,炸開水道后難以有效控制流量,流往下游的排水激增將可能導致唯一的救援道路受淹,而下游的七拱河沿線也可能會產生洪水。
3 用最大功率的水泵抽?
一些普通的民眾提出建議,能否用最大功率的水泵抽水加快水的排放?對此專家組也進行了討論。若使用安監(jiān)部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的水泵,一個小時最大抽水量250立方米,24個小時抽水量也僅6000立方米,要抽完這個3000多萬立方米的“湖”,需要5000天,也就是說一個水泵白天黑夜不眠不休抽10多年都抽不完。
經過28日深夜的長時間會商,擴大現(xiàn)有隧洞排洪量的方案被繼續(xù)采用。
救援現(xiàn)場
清遠軍分區(qū)陽山縣人武部官兵一線救災
沖鋒舟成“水上巴士”
南方日報訊
?。ㄓ浾?洪奕宜 通訊員/學成 澤青 志軍 日高 麗平 張杰彬華)連日來,陽山縣人武部官兵駕駛沖鋒舟穿梭在白蓮片的積水“湖”上,成為群眾往返受災地區(qū)的“水上巴士”。
陽山縣人武部部長鄭彪帶領搶險分隊已經在這里忙了三天三夜。他說,“湖”上電線電桿縱橫交錯,水域情況十分復雜。
不過,仍有少數村民駕著自制的小船出行,十分危險。“老鄉(xiāng),要不要坐船出去?”人武部干事歐學勤駕駛沖鋒舟邊走邊對著遇到的村民喊話,得到“不用坐船”的答復后,又駕舟駛近村民,從船上拿下兩件救生衣遞給他們,叮囑對方注意安全。
鄭彪指揮的沖鋒舟剛抵達白蓮村,就看見有村民揮手求助。原來,村民祝伯受災時走得匆忙,現(xiàn)在安定后想回家拿點衣服、米等生活用品。接送完祝伯,在白蓮村三組村口,他們又遇上剛從佛山趕回來的梁女士,她要去距此處約兩公里外的坎頭村接父母和孩子。鄭彪又招呼梁女士上了沖鋒舟,將她送到目的地。
鄭彪介紹,災區(qū)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后,都想回家拿點東西,或到親戚處走動,于是,沖鋒舟就變成了“水上巴士”,為群眾提供交通服務。
據悉,災情發(fā)生以來,陽山縣人武部組織民兵200余人、沖鋒舟15艘投入搶險救災行動,累計轉移群眾千余人,運送物資50多噸。災情穩(wěn)定后,他們的沖鋒舟仍然每天穿梭于“湖”面,保障群眾出行、運送救災物資。
另據了解,白蓮片受災后,武警廣東省總隊迅速派出300余名兵力投入抗洪搶險,并派出衛(wèi)生隊深入一線為災區(qū)群眾看病治病、免費發(fā)放藥品。